再见桑树已是十几年之后的事了,心中颇有一丝喜悦。
早年《嘉兴乡土知识》记载中的“丝绸之府,鱼米之乡”,也随着时间的流逝,社会的发展,很难再看到其原貌了,唯独那一条条河流,和成片的水稻田还是记忆里熟悉的场景。
上世纪六十年代,队里实行“新农村”建设。集中、统一房屋样式,傍水而居,沿着自然河流一建就是连着几十户。家家门前就是小河,门后就是桑树地。每到夏天孩子们都会在河里游泳嬉戏,所以那一代人几乎都会游泳,但是小孩溺水也很多,那时候的河水还很清澈。脑海中顿时浮现了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中“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”的怡然闲适之景。
在那个年代,七八岁的孩子就要顶替大人的工作量,还要去上学。通往学校的路,两旁都是桑树地,一到五六月份,红的发紫的桑果挂满枝头,馋涎欲滴。那时候家里都穷,只要能吃都吃,一帮调皮捣蛋的小孩子钻进桑树地里,管饱了才出来。当然“偷吃”也是要付出代价的,有时候会被毛毛虫咬得手指发肿,更可怕的是,还会遇到蛇,吓得马上逃出去。吃饱继续往学校赶,还不忘到路边的水沟里把嘴擦擦干净。但是上学可能就晚点了,于是调皮的我们撸撸两袖和老师说,我们在地里帮忙插秧,于是老师就放过我们了。母亲回忆说。那天也不知道为何会说道桑果这个话题。
即使那时苦,但是小孩子们也痛并快乐着,天真烂漫和我们小的时候一样,孩子的心都是纯净的,只是他们那个年纪承受了我们不能承受的东西。想起现在孩子的童年生活,就显得那么的幸福了,可是他们也失去了很多农村孩子的童年乐趣。
在我小时候,这一片还是有些人家养蚕的,模模糊糊的记忆中还有蚕宝宝吐丝结茧的画面,现在想来真的已经很久远的事了。
后来因为种种原因,把地里的桑树都砍了,再后来好几年都没再见过。
十几年以后,再次见到桑树是在婆家老屋门口。说真的光看叶子我们这一代人几乎都不认识,更别说哪个桑树的品种了,后来结了零星几颗果子,我才恍然大悟。
母亲很喜欢和我分享她的童年趣事,我们就像朋友一样聊天说笑。很多时候我一直有一个冲动,要把母亲分享的事情一一用文字记载下来,这样等我老了,再看到这些,就好像母亲仍在我身边一样。
桑树也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。
时间拼命往前,老一辈即将老去,一代人的记忆,值得被记载。 文/褚学文